CTI公司宁波 项目负责人胡智勇 完成日期2016.04.25
工作内容 |
时间 |
人员 |
陪同人 |
现场调查 |
2015.10.28 |
潘方强 |
樊经理 |
采样/检测 |
2016.03.09-03.11 |
魏芳华、王伯君 |
樊经理 |
危害因素:
铝合金粉尘、氧化铝粉尘、聚乙烯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电焊弧光、噪声、高温等。
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
本次类比/评价检测实测点数 |
本次类比/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
合格率% |
粉尘 |
18 |
15 |
83.3% |
化学毒物 |
8 |
8 |
100% |
物理因素 |
19 |
8 |
42.1% |
评价结论: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用人单位属于金属制品业,结合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分类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建议:
防尘、防毒建议措施:
1) 改善打磨抛光岗位处的吸风罩结构,使打磨、抛光粉尘产生点位于吸风罩控制范围内;
2、清扫作业现场,清除积尘,防止扬尘,如不能及时清理可以考虑采用湿法抑尘;
3、在机加工车间电阻焊接岗位操作处增加局部吸风除尘设备;
4、按照生产现场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际接触情况,完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使体检覆盖率达到100%。
5、各生产车间公示栏处设置公告栏,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值;
6、在厂区熔炼车间附近设置浴室、更衣室等卫生用室,浴室设置应按照卫生标准要求,根据熔化车间、压铸车间实际作业人员数量设置喷淋头,至少保证每6人设置1个喷淋头。
7、厂区设置应急药品箱,常备防中暑应急药品,如防暑药物,如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在磷化岗位等使用或涉及到酸、碱岗位设置喷淋洗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