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南宫NG28通过X光扫描和精密拆解,揭开了原厂耳机与“某强”顶配在结构设计、元器件布局上的巨大差异。但真正的技术差距,往往藏在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本期,南宫NG28将借助聚焦离子束(FIB)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这两把“纳米级手术刀”,深入芯片内部,从晶体管结构到金属互联层,彻底剖析两者的工艺差距。
原厂芯片:高精度FinFET工艺
先进制程工艺:通过FIB截面分析,确认FIB图像确认原厂芯片采用FinFET先进工艺,具备13层金属互联结构,其中最薄金属厚度控制在≤100nm。
FinFET结构通过增加栅极对沟道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静电控制力,漏电流降低90%以上从而使得待机功耗减少10倍。
“某强”芯片:平面MOSFET工艺局限性
成熟制程工艺:FIB截面成像显示,“某强”采用平面型MosFET架构。尽管工艺微缩使沟道长度进一步缩短,但是由于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漏电流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电耗以及发热。
原厂耳机EDX元素分析
某强耳机EDX元素分析
原厂芯片:FinFET工艺的先进架构
晶体管结构(TEM表征):
“某强”芯片:平面MOSFET的传统架构
晶体管结构分析(TEM表征):
两种技术路线的并存,反映了消费电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厂商需持续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寻求精妙平衡,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作为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CTI南宫NG28检测依托先进的实验室与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失效分析检测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定位问题、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