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公司:深圳 项目负责人:袁华胜 完成日期:2017-8-8
名称:汕头市健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办事处平北工业区
联系人:林昆義
工作内容 时间 人员 陪同人
现场调查 2017-5-3 王伟伟、陈益思、袁华胜 林昆義
危害因素:
粉尘:聚丙烯粉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
化学因素:正己烷、正庚烷、甲苯、乙酸丁酯、乙苯、二甲苯、异佛尔酮、环己酮、丙酮、丁酮、异丙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醛、铅烟、二氧化锡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激光辐射。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
本次评价检测实测点数 |
本次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
合格率% |
聚丙烯粉尘 |
5 |
5 |
100% |
砂轮磨尘 |
7 |
7 |
100% |
其他粉尘 |
5 |
5 |
100% |
苯 |
6 |
6 |
100% |
甲苯 |
6 |
6 |
100% |
二甲苯 |
6 |
6 |
100% |
乙苯 |
5 |
5 |
100% |
丙酮 |
3 |
3 |
100% |
丁酮 |
3 |
3 |
100% |
乙酸丁酯 |
5 |
5 |
100% |
异丙醇 |
5 |
5 |
100%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
1 |
1 |
100% |
甲苯二异氰酸酯 |
1 |
1 |
100% |
异佛尔酮 |
5 |
5 |
100% |
环己酮 |
5 |
5 |
100% |
乙醛 |
5 |
评价结论:
评价内容 |
评价结论 |
1.总体布局 |
符合 |
2.设备布局 |
符合 |
3.建筑卫生学 |
符合 |
4.职业病危害因素 |
基本符合 |
5.职业病防护设施 |
基本符合 |
6.应急救援设施 |
符合 |
7.职业健康监护 |
基本符合 |
8.个人防护用品 |
符合 |
9.辅助用室 |
基本符合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基本符合 |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符合 |
13.职业卫生培训 |
符合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建议
经过对用人单位的现场调查、检测,结合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针对该项目在生产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不足,本报告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1原辅料
建议用人单位更换TT-2013洗板水、喷油油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油墨、油漆、开油水、固化剂、洗板水、胶水等原辅料的采购管理,优先购买无毒、低毒原辅料,避免购买含有正己烷和高毒物品的原辅料,并定期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计划以及完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
2工程技术
(1)建议用人单位在B栋4楼组装车间线路板手工清洗工位、C栋3楼装配车间焊锡工位、D栋3楼装配车间焊锡工位补充设置局部通风排毒设施(侧吸罩)。
(2)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建议用人单位进一步完善B栋2F植毛车间磨毛工位、B栋4F组装车间超声波机操作工位、E栋4F配件车间超声波机操作工位生产设备的隔声、消声等控制措施,如进一步完善密闭化措施、设置吸声材料等;建议用人单位进一步完善C栋1F注塑车间管理间的隔声、降噪措施,选购隔声较好的门、窗,使用密封条加强密封。进一步做好防噪工程的整改,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如采取自动化生产设备避免人工直接操作等;合理布置各噪声设备,减少噪声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
(3)建议用人单位根据《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的要求,加强对通风排毒设施的检维护,加大风机风量,以保证各岗位控制风速符合标准要求。
3辅助用室
建议用人单位在E栋1F手扳部补充设置浴室,浴室内应至少设置2个淋浴器。
建议用人单位补充设置妇女卫生室,妇女卫生室由等候间和处理间组成,其中等候间应设洗手设备及洗涤池,处理间内应设温水箱及冲洗器。结合用人单位女工人数,应至少设置2 具冲洗器。
4职业健康监护
建议用人单位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组织接触噪声作业、高温、粉尘、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甲醛、乙醛、致喘物(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全部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应完整,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时应及时给予调岗,发现疑似职业病时应及时给予调岗并明确诊断,对明确诊断的职业病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生活保障,同时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记录并上报当地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5职业卫生管理
(1)建议用人单位根据《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分类整理归档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形成以下职业卫生档案。
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②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③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⑥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如有外包作业,用人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制定外包作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将职业病危害告知外包商,对其职业病防护措施提出要求,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6持续改进
(1)每年委托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的机构进行定期检测,以一定周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治理;
(2)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设备的正常运行,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
(3)进一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系统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培训,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职业病防治经费的预算及支出统计;
(4)当本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产量发生变化时,应另行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