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公司:深圳 项目负责人:胡军 完成日期:2017.10.10
名称:南宝树脂(佛山)有限公司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科勒大道12号
联系人:吴艳婷
工作内容 |
时间 |
人员 |
陪同人 |
现场调查 |
2017.03.04 |
王伟伟、胡军、李文海 |
吴艳婷 |
采样/检测 |
2017.04.06~08 |
苏家豪、杨盛飞、吴嘉伟 |
吴艳婷 |
2017.04.25~27 |
苏家豪、吴嘉伟 |
吴艳婷 |
危害因素:
粉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
化学因素:氧化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环己烷、正庚烷、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臭氧、氢氧化钠、硫酸、过氧化氢、氨、硫化氢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电焊弧光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
本次评价检测实测点数 |
本次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
合格率% |
粉尘 |
5 |
5 |
100 |
化学毒物 |
45 |
42 |
93.3 |
物理因素 |
32 |
30 |
93.8 |
评价结论: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1.体布局符合 |
符合 |
/ |
2.设备布局符合 |
符合 |
/ |
3.建筑卫生学 |
部分符合 |
甲类车间二楼投料岗位、甲类车间二楼中控室操作岗位和丙类车间二楼投料岗位的采光照明未能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
4.职业病危害因素
|
部分符合
|
甲类车间7110 甲聚氨酯固化剂生产线二楼投料岗位89#、一楼包装岗位90#的乙酸乙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铁工房维修焊接岗位57#的臭氧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甲类车间聚氨酯粘合剂生产线一楼包装岗位5#、一楼包装岗位6#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5.职业病防护设施
|
部分符合
|
投料、包装、实验等岗位控制风速检测结果不符合《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4274-2016)要求,投料岗位和包装岗位设置局部通风罩与挥发源距离较大,铁工房维修焊接工位未设置局部抽风除尘排毒设施,甲类车间聚氨酯粘合剂生产线一楼包装岗位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大,用人单位未采取有效的防噪措施;且检测结果显示甲类车间7110 甲聚氨酯固化剂生产线二楼投料岗位89#、一楼包装岗位90#的乙酸乙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铁工房维修焊接岗位57#的臭氧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甲类车间聚氨酯粘合剂生产线一楼包装岗位5#、6#的噪声检测结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
6.应急救援设施
|
部分符合
|
甲类车间一楼和二楼、丙类车间一楼和二楼、成品仓(甲类仓)、原料仓(甲类仓)、储罐区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没有进行定期校准,锅炉房的可燃气体报警器设置高度过高,甲类车间一楼、成品仓(甲类仓)、原料仓(甲类仓)、溶剂油罐区未设置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有毒气体报警装置,溶剂油罐区未设置应急防护用品。 |
7.职业健康监护
|
部分符合
|
2015 年未对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电工作业、维修工(电焊 烟尘、电焊弧光)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
8.个人防护用品 |
部分符合
|
仓库叉车工未配备防有机蒸气防毒半面罩、耳塞,办公楼一楼品管部未配备防护化学品手套,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未配备防酸性气体防毒半面罩。 |
9.辅助用室 |
符合 |
/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符合 |
/ |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符合 |
/ |
13.职业卫生培训 |
符合 |
/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 |
经过对企业的现场调查、检测,结合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针对该项目在生产阶段存在的职业卫生方面的不足,本报告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建议南宝树脂进一步加强对原辅料的采购管理,优先购买无毒、低毒原辅料,避免购买混含有苯等高毒物品的原辅料,并定期对原辅料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计划以及完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
在工程条件满足情况下,建议用人单位将甲类车间局部通风设施(上吸罩)改为局部通风设施(侧吸罩),并将局部通风罩调节到应尽量靠近毒物挥发源的位置,增加丙类车间的全面通风设施轴流风机的数量,并作业时正常启用;根据本次控制风速的检测结果,投料、包装、实验等岗位控制风速检测结果不符合《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4274-2016)要求,建议用人单位增大风机的风量,并定期不定期对风机及通风管道进行清理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针对超标岗位的工程防护设施/措施如下:
评价单元 |
车间 |
岗位/工种 |
超标的职业危害因素 |
超标原因分析 |
整改建议 |
甲类单元 |
甲类车间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生产线 |
二楼投料岗位89# |
乙酸乙酯 |
1、乙酸乙酯用相对量大、浓度高; 2、乙酸乙酯在搅拌罐搅拌过程打开投料盖 投加其他小料时乙酸乙酯挥发量大; 3、局部通风设施(上吸罩)的控制风速未达到设计要求; 局部通风设施(上吸罩)与挥发源距离较 大。 |
1、在工艺允许下,建议用人单位改变作业方式方法,先投加其他小料, 盖住投料盖再抽罐区的溶剂(乙酸乙酯等)到搅拌罐中进行搅拌,减少投料过程中溶剂的挥发。 2、在工艺允许下,局部通风罩的上吸罩改为侧吸罩,并将风机的风量调大。 3、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条件下,局部通风罩应尽量靠近挥发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