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和卫生护垫是女性经期使用的卫生用品,对女性经期护理及身心健康至关重要。GB/T 8939—2018《卫生巾(护垫)》自实施以来,在规范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及维护女性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卫生巾(护垫)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使用体验感,解决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3年底提出了该标准的修订申请。2025年6月发布征求意见稿,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截至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
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a)更改了范围的表述;
根据GB/T 1.1的新要求,对范围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并对内吸收层的材料增加棉纤维,以满足产品创新需求。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为了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吸收速度、回渗量、吸收倍率指标的含义,本次修订增加了相关术语和定义内容。
c)增加了产品分类;
由于卫生巾和卫生护垫功能存在差异,两者的技术指标也是分别规定的,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卫生巾(护垫)按产品结构和性能分为卫生巾和卫生护垫的描述。
d)更改了原材料要求;
卫生巾由多种材料制成,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因此将原材料要求单独作为一条,规定不应使用回用的原材料,所用原材料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5979的规定,并增加了香精香料的规定。
e)调整了卫生巾和卫生护垫的全长偏差、pH、甲醛的要求,以及卫生巾条质量偏差和吸收速度的要求;
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本次修订加严了全长偏差、条质量偏差、pH、甲醛和吸收速度指标的要求,提升卫生巾(护垫)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
f)将卫生巾和卫生护垫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的要求由“合格”修改为“不应检出”;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测定时,是将试样或试样纱布与荧光标准样(肉眼难以直接识别到荧光现象)进行比较。在原标准中,荧光现象弱于荧光标准样即为合格,实质等同于未检出,根据GB/T 1.1的新要求,本次修订将指标要求更改为“不应检出”。
g)使用吸收倍率代替原标准中的吸水倍率,并对卫生巾增加回渗量要求;
将吸水倍率测定时使用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替换为标准合成试液,以表征产品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吸收性能,指标名称相应调整为吸收倍率。另外,考虑到干爽性是评价卫生巾产品使用体验的重要指标,因此增加了回渗量的要求。
h)增加了卫生巾和卫生护垫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要求;
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督促生产企业使用更加安全环保的原材料,本次修订增加了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化学安全性指标要求。
i)更改了产品包装标识的要求。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标签说明书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598的规定,因此本次修订参照相关要求对产品包装标识的要求进行了调整。
此次卫生巾(护垫)产品标准的修订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良好体验,并给卫生巾的生产企业提供生产、检验的规范,给质量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对于提升该行业的产品质量,规范行业市场,扩大出口创汇,扶优限劣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企业及时关注相关标准发布情况,调整产品质量要求,及时送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