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鞋类》(GB/T 44939―2024)国家标准即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项标准的核心目标在于规范化鞋类产品的功能性评估,进而增强消费者对鞋类产品性能的了解,助力其做出合适的选购决策,同时为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做出指引。
范围
《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鞋类》(GB/T 44939―2024)适用于各种鞋类和鞋类部件功能性指标的分级。
术语解释
质量:指消费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分级:通过科学评价对产品品质进行等级划分并明示产品质量信息的过程。
防泼水性能:材料表面抵抗被水润湿的性能。
消臭性能:产品减少周围空气中异味的能力。
基本要求
符合标准:
1)产品应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标注的产品标准的要求。
2)GB/T 44939—2024《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鞋类》中规定的等级指标要求。
分级方法:采用三级划分质量等级,最高等级为 AAAAA,其他等级依次为 AAAA、AAA。
功能性质量等级要求
指标说明
1.防泼水性能
释义:防泼水性能是指鞋面抵抗被水润湿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喷淋测试评估鞋子的防泼水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防泼水性能越好。
2.防水性能
释义:防水性能是指鞋面/鞋里抵抗被水渗透进入鞋腔内部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鞋子浸入在一定的水位高度下,曲折一定的次数,看鞋腔内部是否有水进入,测试评估鞋子的防水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防水性能越好。
3.透汽性能
释义: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水汽透过整鞋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用透过整鞋散发到环境中的水汽质量多少表示,散发到环境中的水汽质量越多,表示鞋子的透气性能越好。
4.防滑性能
释义:防滑性能是指鞋类在各种地面上提供稳定摩擦力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测试鞋底在湿滑陶瓷砖界面上的摩擦系数评估防滑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防滑性能越好。
5.保暖性能
释义:保暖性能是指鞋类在寒冷环境中的保暖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测试鞋内腔的温度变化评估保暖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保暖性能越好。
6.抗菌性能
释义:抗菌性能是指鞋类材料抑制和杀灭细菌和真菌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测试鞋类材料的抗菌率评估抗菌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抗菌性能越好。
7.消臭性能
释义:消臭性能是指鞋类去除和抑制鞋内腔产生的异味的能力。
评价指标说明:通过测试鞋类在特定条件下的异味降低程度评估消臭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鞋子的消臭性能越好。
判定
检验规则:符合QB/T 1187的要求。
结果判定:对明示符合本文件所列指标分级要求的鞋类或鞋类部件的检验结果,符合本文件相应分级指标要求的,判定该指标符合该等级要求。
分级标识
标识形式:可采用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多种形式。
标注位置:鞋或包装(含吊牌)。
标识内容:至少包括分级指标名称、等级符号、分级所参考的标准编号。(注意:防滑性能等级标注时,应标明陶瓷砖界面)
对消费者和品牌的积极影响
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提升认知:通过质量分级,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鞋类产品的质量水平,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保障权益:标准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避免购买低质量产品。
增强信心:标准的实施让消费者相信市场上的鞋类产品有统一的衡量尺度,购买到符合预期质量的鞋子,增强消费信心。
对品牌的积极影响:
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应遵循标准,着力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达标,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维护品牌形象:依据检测结果,如实标注产品性能等级,杜绝虚假宣传,守护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忠诚度:企业若严格遵循标准生产,并精确标注产品性能,将更易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
推动技术创新:企业需紧跟鞋类行业技术趋势,如材料创新、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个性化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推动品牌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优化生产工艺:企业需对生产工艺进行必要的优化与改进,以满足新标准,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鞋类》通过科学的质量分级,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鞋类产品的性能,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企业则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为消费者对鞋类产品性能的认知和选择提供帮助,为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鞋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