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行业
热点聚焦
广西食药监局通报12批次不合格糕点(2018年第37期总第158期)
要闻回顾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260批次糕点类食品,不合格样品12批次,除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不合格外,其他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添加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标准规定检出值为≤0.5g/kg)、纳他霉素(标准规定检出值为<10mg/kg)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信息来源:https://www.gxfda.gov.cn/gxfdanet/spzlgg/74633.jhtml
热点聚焦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1批次不合格月饼(2018年 第31号)
要闻回顾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月饼专项抽检,421批次月饼不合格样品11批次,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指标超标,其中6批次样品菌落总数超标,2批次样品霉菌超标。
信息来源:https://samr.saic.gov.cn/tg/201809/t20180919_276028.html
知识点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月饼中的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应不超过0.5g/kg。造成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由于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量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清洁度的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中规定,月饼中的菌落总数按照三级采样方案5次检测结果均不能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4CFU/g。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CTI小贴士
糕点生产中微生物二次污染不容忽视
糕点厂家面对面包、糕点等的变质问题,通常添加防腐剂是最直接的处理方式,而防腐剂主要作用在于“防”,并不能杀灭微生物,如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滥用或超量使用防腐剂,从而“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议厂家加强自查或邀请专业的审核人员对生产环境进行评估,提供专业的改进意见,有效降低空气、人、机械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带菌量,避免冷加工、冷却及包装等环节受到污染。
餐饮食品行业